【公众号:HKSecWiKi】 2022-05-10 14:06
快狗想要跑的更快,奈何 “心有余而力不足”。
2022 年 4 月 24 日,著名搬家企业快狗打车更新了港交所的招股书,中金、瑞银、交银国际以及农银为其联席保荐人。
与此同时,快狗打车也公布了 2021 年全年的财报。
据财报显示,快狗打车连续三年营收呈增长态势,注册托运人以及司机数量也呈连年增长趋势。但在报告期内,快狗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2018 年至 2021 年,快狗共亏损 10.71 亿元、1.84 亿元、6.58 亿元和 8.73 亿元,四年累计亏损 27.86 亿元。
在上市 IPO 这条路上,快狗最早在 2021 年 8 月 21 日首次递交招股书,2022 年通过港交所聆讯,并预期在 3 月 3 日赴港上市,但最终未能成功上市。在更新招股书之后,快狗依旧要以连年亏损的状态迎接 IPO,这一次,资本会买单吗?快狗打车的亏损症结究竟在哪?其未来又在何方?
快狗上市意在冲刺 “同城货运第一股”,从财务数据上可以一观快狗之实力。
自 2018 年至 2021 年末,快狗打车分别实现营收 4.53 亿元、5.48 亿元、5.3 亿元和 6.6 亿元,其毛利润分别为 1 亿元、1.73 亿元、1.83 亿元和 2.42 亿元,毛利率分别为 23.0%、31.6%、34.6% 和 36.6%。
单纯看毛利和毛利率,快狗在逐年增长,但增长背后,实则是拿更大 “亏损” 所换取。
据招股书显示,快狗打车在近四年中分别实现净亏损 10.71 亿元、1.84 亿元、6.58 亿元和 8.73 亿元,累计已亏损 27.86 亿元。
创办多年的快狗原本拥有优渥的财力,据天眼查数据显示,快狗打车共经历三轮融资。
2015 年,本就脱胎于 58 系的快狗收到了 58 同城的天使轮投资,2018 年又收到了来自菜鸟网络、华新投资、中俄投资基金的 2.5 亿美元的 A 轮投资;2021 年递交招股书前,快狗再次收到了近亿美元的战略投资。
但这些资金几乎是被快狗亏损消耗殆尽,快狗的解释是,同城物流业务尚处于初级阶段,公司在未来还将继续进行投资维持业务增长,并且预告其亏损将持续至 2024 财年。当然,在一众同城物流选手如顺丰、达达等均在亏损之下,快狗的理由算是合理。
创办至今长达八年,如果亏损至 2024 财年,快狗将实现 10 年亏损的 “小目标”,那么快狗的亏损又来自何方?
而且,快狗打车在同城货运市场中的份额已不剩多少。
招股书中,快狗打车这样描述道 “若按 2021 年交易总额计,其是国内第三大线上同城物流平台,市场份额为 3.2%(排名于市场份额为 52.8% 和 5.5% 的参与者之后)。”
如果结合其在招股书中的注释描述,可以知道以 52.8% 市场份额排在国内同城货运赛道第一的玩家就是货拉拉,而以 5.5% 市场份额排在行业第二的正是滴滴货运。
快狗打车所处市场份额情况,截图自招股书
在一个细分的市场里,通常资本和市场都更青睐于未来几年能够领跑整个市场的龙头企业,这就注定了投资者只会关注该行业的第一名。
第二名的关注度和市占率明显减少,何况是第三。
从 58 到家业务拆分出来之时,姚劲波就想将快狗融进互联网思维,安居客、天鹅到家和快狗打车都是一种 “模式”。
即在其他互联网平台处在流量红利之际,依靠大量的营销投放抢占细分赛道的 “绝对领域”。
据财报显示,快狗打车自 2018 年之时,就有较为明显的 “上市抢救” 行为,即想要通过砸钱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,从而为之后的上市实现一个较高的估值。
所以在该年快狗全年营销支出达 5.24 亿元,占总营收比重为 115.67%,其次则是行政费用 3.26 亿元,占总营收的 71.9%,超额支出也为快狗带来来一定程度的 “回报”,实现来营收大增。
在此后,快狗打车 2019 年、2020 年和 2021 年营销费用分别为 2.96 亿元、1.95 亿元和 3.35 亿元,在行政费用依旧处在超 3 亿档位之时,研发费用却一连下降,2018 年至 2021 年,快狗打车研发费用分别为 0.76 亿元、0.64 亿元、0.35 亿元和 0.34 亿元,研发比例从 16.8% 一路下降至 5.3%。
通过营销快速起量,击穿用户心智,占据市场份额,从而在赛道竞争中脱颖而出,这在互联网领域中数见不鲜。
快狗打车花费了较高的营销实现了 “短暂” 的提升,但从长期来说,其流量逻辑却逐渐失灵。
从 2020 年年中起,其服务对象数量正在下跌。
2020 年、2021 年快狗打车的月活跃托运人从 56.95 万名下降至 48.36 万名。用户减少之后,快狗订单量也从 2020 年的月均 199.01 万单下降至 213.23 万单;与之相对应的则是 2020 年的 1.87 亿元 GMV 降至 2021 年的 1.55 亿元。
那么,这一部分活跃用户去了哪里?
快狗打车可能起了个不完美的名字,作为聚焦搬家、货运、同城配送业务的快狗,却将 “打车” 放进了品牌名字中,这也赖不得滴滴货运后来居上。
2020 年年中,滴滴货运开始大范围上线。
按照 2020 年交易总额计算,快手打车市场份额为 5.5%,排名国内第二大在线同城物流交易平台,次于占据 52.8% 的货拉拉,但在一年的时间中,快狗打车市场份额跌至 3.2%,并被滴滴货运超越。
除了在品牌上的偏差之外,快狗失去的业务核心 -- 运力,才是其跌落的主要原因。据招股书显示,快狗打车在中国内地、香港和新加坡的司机留存率为 75.1%,但其 2021 年月活跃司机数已降至 21.35 万名。
在在线货运物流 SOP 中,实现订单匹配是其重要的一环,司机的流失将会降低平台订单匹配度,从而造成用户减少,最终形成恶性循环。
货车司机天然拥有较之网约车更高的门槛,对公司来说,无法像吉利之于曹操一样实现培养 “自家司机” 一般的重资产模式,所以司机更看重平台订单量和优惠政策。但实际上的数据则是,快狗打车的活跃司机仅占同期注册司机的 4.3%。
一方面是源于快狗逐渐升高的抽佣比例,从 2018 年至 2021 年,快狗打车在中国内地市场平台抽佣比例分别为 5.8%、8.2%、9.8% 和 12.0%,也几乎可以推定,快狗打车在四年中的毛利率上升基本来自于对司机的抽佣。
滴滴入局之时,多数抽佣仅为 3%~5%,而后进场的滴滴活跃经历两轮融资,并在 2021 年年初拿到了 15 亿美元的投资,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全撑得起资金消耗战。
在滴滴之后,2021 年 1 月,货拉拉也通过撒钱补贴吸引了超 50 万接单司机和 650 万的下单用户,快狗打车的处境进一步恶化。
不论是货拉拉,还是滴滴货运,亦或者在边界摩拳擦掌的满帮、顺丰同城、德邦等均垂涎同城货运这块大蛋糕,前有满帮、顺丰同城求上市,后有达达、德邦抱团京东成立 “京邦达”,在同城货运的赛道中,早已挤满了玩家。
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,中国内地同城物流市场规模估计 2025 年超过 2 万亿元,渗透率从 2020 年的 2.9% 增至 2025 年的 18.8%,
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,快狗不得不争。在巨额资本倾注之下的同城货运,快狗想要在一众巨头中保持竞争力,仍需咬牙前行,即使顶着亏损上市,不失为一种希望。
但是,滴滴和货拉拉会给快狗机会吗?
参考资料:
数据来源:天眼查、快狗财报
图片来源:网络
参考文章:
BT 财经:快狗打车,姚劲波跑不动了?
汽车时代网:货拉拉和滴滴哪个赚钱 2019 两个平台抽成分析
免责声明:上述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Was this helpful?
0 / 0
本文链接: https://www.hksecwiki.com/news/p2542973/
由HKSecWiki香港券商百科整理发布,香港证券开户请访问hksecwiki.com